为推动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创新发展、提升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10月20日上午学前教育学院于朝晖楼151001教室成功举办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学前教育政策与儿童研究新航向”暨“以智助研:AI赋能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实践”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幼儿教育导读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熊志刚担任主讲,学院全体教师和大三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本次活动。


活动开启之际,主讲嘉宾熊志刚主编紧扣“政策新坐标”及“儿童研究回归”两大核心议题,深入剖析了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构建。结合各地区教育布局及颁布的相关法规,他详细阐述了当前学前教育领域面临的现实挑战。同时,熊主编倡导将儿童研究植根于本土文化土壤,推动儿童哲学的中国化转型,重塑“蒙以养正”与“行知合一”的儿童教育理念。此外,他还关注到了屏幕时间与自然环境探索之间的平衡,以及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儿童主体性的重新界定,致力于推动学前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为培养优秀儿童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紧接着,熊志刚主编以“以智助研: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实践”为主题,展开了第二场精彩讲座。他强调:“AI作为一种效率倍增的学术工具,绝不能替代人的思想,教师自身的学术素养才是激活AI潜能的关键。”熊主编依托其在幼儿园美育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培训以及教育信息化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并结合具体的幼儿教学案例,循序渐进地解析了如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聚焦关键,同时演示了AI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方法。他生动地呈现了AI技术在提升教师科研效率、优化教学方案以及深化专业思考方面的巨大作用。

接下来熊志刚主编还亲切回答了师生提出的有关“以智助研”的问题,他指出,有价值的科研问题主要源于四个方面:政策文件的指引、日常实践的洞察、理论学习的深化以及同行交流的启发。熊主编用专业的知识答疑解惑,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学术盛宴。

此次讲座,熊志刚主编围绕“学前教育政策与儿童研究”“AI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两大主题,深入解析行业挑战、倡导本土儿童教育理念、演示AI工具实践应用,又通过现场答疑明确了科研问题的四大来源,为师生带来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学术指导。这不仅呼应了学院推动学前教育专业创新、提升科研与人才培养质量的初衷,更为主导师生日后教育教学实践与科研探索提供了清晰方向,助力学前教育向内涵式发展迈进。通讯员:唐仕清、王可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