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成功开展2025年秋季学期第七期“周末宝贝会”活动
日期:2025-11-18 12:00:23  作者: 来源:  浏览量:0

2025年11月15日,学前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合川区草街街道十字路社区,成功举办了2025年秋季学期第七期“周末宝贝会”非遗文化活动。负责人吴语涵、肖静怡带领10余名小先生前往活动现场,通过开展绘本故事、绘画教学、文化体验、游戏与戏剧、科学小制作五个环节向社区儿童开展美育活动。

在绘画教学环节中,犹涵、汤靖潇两位“小先生”提前为每个孩子准备了莲花灯画材与彩笔。从莲花灯的传统寓意,到花瓣纹样的对称美学,“小先生”们耐心引导孩子观察、起稿、填色,原本空白的灯面在稚嫩的笔触下呈现出色彩斑斓的莲花图案,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相互展示,传统花灯的雅致与童趣在此刻交融。

随后,小朋友们在王妍茹、海蓝月两位“小先生”的带领下,开启了扭扭棒中国结的趣味体验。他们先讲解了中国结蕴含的吉祥文化寓意,接着演示“绕、扭、编”的基础手法,手把手的细致教学,让小朋友们听得全神贯注。动手环节里,孩子们的小手虽有些笨拙,却在“小先生”的耐心引导与自己的反复尝试中,一点点完成了专属的扭扭棒中国结。分享作品时,大家举着亲手制作的成果,脸上满是藏不住的成就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与认同也在笑容里悄悄萌芽。

文化体验环节聚焦苗银技艺,郑毅、隆丞俊两位“小先生”向小朋友们介绍苗银的纹样寓意与制作工艺,引导大家触摸苗银饰品的纹理质感。课程尾声,“小先生”们为每个孩子送上定制苗银冰箱贴,将非遗的精致与祝福装进孩子们的口袋,让文化记忆以可触摸的方式延续。

游戏与戏剧环节,汤梦娇、倪德军两位“小先生”设计了“京剧脸谱动作传递”游戏。首先“小先生”们为孩子们讲解了京剧对应的动作,然后邀请小朋友上台一起玩传递小游戏,“小先生”让小朋友模仿对应的经典身段动作并依次传递。让孩子们在互动模仿中感知京剧程式化动作的韵味,在欢笑中读懂京剧文化的独特表达。

最后一个环节是以绘本故事《姥姥的布头儿魔法》结尾。余巧智、杨鹏飞两位“小先生”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姥姥用碎布头缝制传统布艺的温暖故事,将民间布艺的匠心与亲情融入情节,孩子们睁着好奇的眼睛,不时举手分享自己对“布头儿魔法”的想象,传统文化的温度在故事里悄然传递。整个活动现场秩序井然、参与热情、氛围浓郁。

此次第七期“周末宝贝会”的成功开展,以党建为引领,让师范生以专业视角为社区儿童搭建起“非遗+童趣”的桥梁,既训练了个人专业教学能力,更让非遗文化通过生动的青春表达更好的传承给孩子们,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未来,我们将持续以非遗为纽带,深化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创新,把非遗元素转化为更适配幼儿认知的互动课程,让专业教学与文化传承双向赋能,既助力同学们积累更具特色的实践经验,也让孩子们在趣味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推动学前教育专业与非遗传承的融合发展走得更实、更远。通讯员:杨孟莲、叶双霜



相关链接

Copyright©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