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学前教育学院艾米熊儿童健康工作室邀请学院2024届毕业生,现就职于艾米熊健康管理中心的专业儿童康复治疗师杨影学姐开展康复教育领域就业经验分享会。工作室指导教师陈璐、邹巍以及工作室低年级学生成员参与了交流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拓宽学生职业视野,探索学前教育专业与儿童康复领域的融合发展路径,为同学们未来职业发展提供了多元化参考。
活动伊始,杨影学姐结合自身经历,从职业选择动因切入,分享了个人职业转型的三个理由:一是我国0-6岁特殊儿童有很大的规模群体,康复治疗人才缺口显著;二是曾经到幼儿园实习,发现部分儿童社交困难、感统失调等现象,看到老师和家长的无助,激发了个人拯救他们的使命感;三是通过干预训练帮助特殊儿童实现发展蜕变,带来远超传统教学的成就感。
接着,杨影学姐客观分析了学前教育与儿童康复两大领域的共同点和不通电。她讲到两者都是服务3-6岁儿童群体,以儿童为中心、尊重个体差异,关注身心全面发展。但两者也有差异,学前教育侧重五大领域综合培养,而儿童康复聚焦感统训练、言语治疗、社交干预等专项能力提升,需跨学科协作。她特别指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活动设计、灵活教学上的优势,是相关机构青睐的核心竞争力。他告知学弟学妹们在准备进入该行业前,必须夯实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经验分享的过程中杨影学姐以自身为例,从实习期系统培训到独立干预,从家长沟通到团队协作,分享入职重庆艾米熊健康管理中心后的成长历程。
活动最后是提问互动环节,杨影学姐围绕同学们的提问,进行了耐心解答。面对同学们“生育率下降是否影响行业”的提问,陈璐老师补充回应:“诊断技术提升,一定程度上使特殊儿童筛查率增加,康复教育需求逆势上升。机构、医院、特教学校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减反增。”杨影学姐也鼓励成员们关注行业动态,善用学前教育的活动设计优势,拓展“影子教师”“家庭干预指导师”等新兴岗位。
在热烈的讨论和掌声中,本次“跨界成长之路”的分享会圆满结束。本次讲座不仅为低年级学子注入职业规划新思路,更传递了“知行合一,敢为人先”的成长信念。希望工作室成员们以杨影学姐为榜样,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与实践边界,致力于成长为兼具人文关怀与深厚专业素养的复合型教育人才。通讯员:陈璐